吃蟹,对于南北来说,各不相同,大禹时期的吃蟹第一人,被称为英雄,而现在,时间过去几千年,我们对吃蟹的兴趣只增不减。
太行山有一种小小的透明的蟹,长到最大的时候不过像一颗枣子,老家人都亲切的叫它小山蟹。小山蟹喜欢在河石上划水,有时候被人惊扰后,会挥舞相对不小的钳子,吐出几颗可爱的泡泡,然后扬长而去。
对于吃小蟹,人们似乎不太满足,但是对于美味,又无法拒绝,捕捉小山蟹不需要半天,就可以满载而归,哗啦啦倒在盆子里,就像是一筐枣子被倒了出来,然后盐水锅煮成红色,一颗一颗的吃,嚼的声音清脆。
上世纪80年代,二脏爷早年吃了很多螃蟹,据说食堂里的大闸蟹,跟圆滚滚的肉包子一个价,两毛五,几年的时间就到了一块五,二脏爷会讲蟹话,虾兵蟹将的出处也许就在于蟹是武将。
在华北没有什么蟹的偏见,总是会在大众娱乐的视线里充当大碗儿,元宵节的表演,节目里一定会有虾蟹的扮演者踩着高桥,在街头街尾的表演队伍里面,既然是大自然的N分之一,那么大家就该和谐相处,靠自己的实力来谱写美好的明天。当然,斜着走路,挥舞可爱的大剪刀,身子大到脑袋可以忽略的地步,也不会感觉到一点点的自卑。
民间的温情永久,可以容万事万物,貌似好坏不分,实则爱憎分明。南方的老故事里,总会有虾兵蟹将的前锋,总是炮灰一般的存在,而谁来了都可以欺负他们,比如说,哪吒欺负他们,孙悟空欺负他们,八仙欺负他们,在战争中的蟹,总是好坏不分,非常平凡的无名小卒,但是在白蛇传就会翻转形象,但是善的开头却没有一个善的结局,这也是大家都无法猜到的,最后助纣为虐,成为法海的避难之处,无可奈何之意也不必多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文化特点,让人们对于相同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态度,也许这样的分歧,才会给南北带来对立而又必存的许多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