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治水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禹,在我们阳澄湖地区其实也有过一次有名的治水名曰“吴东治水”主人公就是我们熟悉的宋代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祖籍吴县。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进士,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又历任推官、仓监、知县、通判、殿中丞等职。明道二年(1033年)仁宗亲征,他被召任右司谏、江淮体量安抚使。这年十二月,皇帝后宫闹矛盾,仁宗去劝架,被郭皇后误打了巴掌。仁宗大怒,要废皇后。宰相吕夷简表示赞成,然而范仲淹反对,并上书谏阻,结果被贬出京,于景祐元年(1034年)正月任睦州知州。六月,又转任苏州知州,按替调离时的叶参。
阳澄湖生成时,水域面积不到现在的四分之三,然而也够大的了。风浪一起,满湖激荡,舟旅断行。周边陆岸水浪拍击,日久便塌陷,由是水域逐步扩大。然而它也有缩小的时候,这与范仲淹到苏州治水有关。
苏州往年由于遭洪灾,有大量善后问题要处理。范仲淹上任后别的不急,先是弄了条船去视察各灾区。经过调查研究,他认为当前主要问题是阳澄湖水积水不退,灾民无法重建家园,所以首先要导水。他说:“松江(即吴淞江)不能尽泄震泽众湖之水,尽管北压杨子江(即杨子江,长江下游),东抵巨海,河渠至多,堙塞已久,不能分其势。今当疏导诸邑之水,东南人松江,东北入于杨子与海也。”(《吴郡图经续记》)于是马上募工疏河!
从那之后,吴地水域就极少出现涝灾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