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在新四军解决了洪泽湖上的敌人后,苏皖根据地实力更加稳固,洪泽湖自然成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坚强堡垒。时任新四军军长的陈毅,常和他的坐骑,乘坐小舟于洪泽湖西岸新四军四师师部驻地半城巡视和指挥淮北抗战等重大军政要务。
陈毅第一次过洪泽湖是1941年10月。当时四师骑兵团刚刚组建,正在招兵买马,陈毅非常关心四师整顿和补充兵员的情况,便渡湖来到四师师部和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半城,视察新兵营和骑兵团的训练情况。他又应淮北地区行署主任刘瑞龙的邀请,参加了正在举行的淮北根据地教育工作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讲述了新民主主义和抗日根据地的教育方针和任务,指出根据地反帝反封建的教育性质和亲日派、投降派的教育的根本区别,广大文化教育工作者受到很大鼓舞。
在指导工作过程中,陈毅应邀亲笔为淮北区党委机关刊物《人民通讯》题词:“把人民切身利益与整个民族的利益联合起来,是我们群众工作的中心主张。”同时为四师机关报《拂晓报》创刊三周年题词:“《拂晓报》是我军报纸中比较优秀的一个,希望从形式内容的统一改进中,完成其组织华中抗日军民的斗争任务!”
陈毅诗词选集中有一首七绝《飞舟行·过洪泽湖》: 扁舟飞跃趁晴空,斜抹湖天夕照红。夜渡浅沙惊宿鸟,晓行柳岸雪花骢。
这是1943年春,陈毅军长从新四军军部黄花塘第二次西渡洪泽湖,处理山子头战斗善后事宜时,在湖上作的一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1943年,仍是抗战相持阶段。不抗日专反共的华中敌后磨擦专家、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鲁苏战区副司令韩德勤,在半塔和黄桥战役失败后仍不死心,3月,借日伪大扫荡之机,指使其旅长、泗阳县长王光夏,率部西渡运河,占据洪泽湖边山子头,企图与津浦路西东进的王仲连部,以夹击的态势对四师进行围剿。四师在有理、有节、有利的情况下,于3月17日夜进行自卫反击,一举击溃了这股消极抗战反共反人民的武装,王光夏及其副手被击毙,总指挥韩德勤做了俘虏。被俘后的韩德勤,知道新四军不会杀他,对新四军热情招待,他不仅不感激,反而态度傲慢,以省主席身份自居。当他得知王光夏等被击毙、全军缴械投降时,方知大势已去,痛哭后悔,继而以绝食手段,要求见军长陈毅。陈毅对这位对手十分熟悉,在井冈山围剿时,韩德勤就曾是红军的俘虏,放他下山时还送了他三块大洋。陈毅根据上级意见,从统一战线大局出发,按政策办事,再给这位省主席一次面子,答应他的三项要求:只要不反共,同意他继续在苏北组织并领导抗战;主要军政人员的枪支、电台等全部发还;同意他们在宿迁、睢宁地区驻防,并开会礼送出境。从此,消极抗日的顽固派在苏北的敌后摩擦也有所收敛。
山子头战役之后,陈毅在泗南大柳巷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有过短暂的逗留。将军亦诗人的陈毅写下了《大柳巷春游六首》,以抒发此次渡湖的感慨。其中一首七绝:“不弃葑菲再纵谈,民生国计话艰难。澄清局势今可见,群彦相看笑展颜。”诗中即反映了对韩德勤一事的处理,是以统一抗战这一策略为出发点,是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的。